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建设让城市更繁荣

2012年02月13日 20:30:31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王大恒在环艺师培训班讲话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建设文化艺术,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只讲一个观念、二个实例,三个方面与同志们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个观念是:建设文化艺术观念。

人世间的一切都在建设之中,站在文化的角度看建设,你会感到事间一切事物都与建设有关,建设二字涵义广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建设,推进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更离不开建设。从物质方面看建设,建设是生产力,从精神方面看建设,建设是文化 。

人们把建筑、音乐、表演艺术称为三大艺术分类,城市的主体是由各种建筑艺术谱成的凝固音乐,我们应该看到,是建设文化构筑了城市艺术的主旋律。

建设文化艺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是大文化,是群体文化、综合文化、和谐文化,是社会集体的创造,是时代的产物。 可以将建设文化分为二个概念:一种是广义建设文化,一种是狭义建设文化。广义包涵各个领域的建设,狭义专指城乡建设领域。在建设系统主要体现在产业文化、城市文化艺术、居住文化艺术、环境文化艺术、建筑文化艺术、园林文化艺术、规划艺术、设计艺术、水文化、环卫文化、公交文化等方面,由此构成了建设文化艺术体系。提高城市管理干部、规划、设计、施工人员对建设文化艺术的认识,确立建设文化艺术观念,创新文化业态,发挥建设文化艺术在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增强、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两个实例:建设文化艺术的丰碑。

第一例是上海世博会。这是当今世界最全面、最生动、最深刻展示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的大讲堂,是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的丰碑。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应该看到要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离不开建设,要靠“建设让城市更繁荣”。

 建设文化艺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让生活更美好的最重要的因素,与人的关系最密切。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人工建设的房屋之中度过,不论工作、休息、娱乐,都离不开住宅、办公室、购物、文体场所,因此我说房屋是人的生命之舟。

第二例是:万里长城、千里运河(1794公里长)两大震惊世界的伟大建设工程,是古代建设文化艺术的显著标志。建设万里长城产生了“长城文化”,建设京杭大运河产生了“运河文化”,繁荣了沿线城镇,创建了东方文明,这是建设文化艺术的结晶。

 两大建设工程向世人讲述着一个理念,这就是:建设是孕育文化生长的摇篮,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长城在高山峻岭中绵延、雄伟壮丽,运河在大地上水流奔涌,碧波荡漾,山高水长,气象万千,这是人类建设构筑的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山、水文化。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霜,但仍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这是人类建设史的奇迹、是中国建设文化艺术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建设之中,关系太密切的原因,对建设文化艺术的认识反而淡薄,甚至有的不清楚什么是建设文化艺术。因此宣传和树立建设文化艺术观念是城市发展迫切的现实需要。

 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建设文化艺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城市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现在虽然还需提高和普及,可是已经不是新课题了,而城市建设文化艺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城市课题。把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并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这是当代城市科学理论在城市建设领域实现的一项理论创新,是城市文化艺术走向持续发展新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和无序,滋生了“城市病”,开始困扰城市健康发展;交通堵塞——行路难、城市缺水——用水难、环境污染——生活难,大量生态、环境、资源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急迫需要正确得到解决,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被无情的破坏,使人痛心疾首。然而,伤心无助于阻止这历史的过失,拿出对症之良方才是上策。

此方何在?这就是:城市建设文化艺术。要保持和建立城市特色靠什么?回答是要靠建设文化艺术;要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靠什么?回答也是要靠建设文化艺术;要促进城市发展和繁荣靠什么?回答还是靠建设文化艺术。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城市建设特色的核心是城市文化艺术,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水平是当前急迫的任务,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二个方面:居民是建设文化艺术和城市发展的主人。

要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必须要以人为本,只有每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都能自觉的成为城市的主人,城市才会大发展、大繁荣,真正成为人民的城市。

每个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每个人的生命都同等珍贵,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家园的兴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关爱家园就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关爱生命,人人有责。

对城市的品位、幸福感、舒适度最权威的评价,不应该也不可能靠几个领导、专家、名人来决定,而应该由生活在这里的广大居民来做主,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评论家。因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奉献出全部的爱,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着城市历史的冷暖与变迁,最了解城市的每个细部,最深刻地体会着城市的本质。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是城市真正的主人。居民,只有广大居民,才是城市文化艺术真正的创造者和评论家,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我赞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 

城市建设也应该提倡“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参加城市管理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民众真正发动起来,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建设自己的城市之时,也就是一个和谐宜居、美丽幸福的家园建成之日。

第三个方面:城市发展重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艺术遗产。

中国正处于空前的建设高潮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到了关键时刻。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其中运河文化就是重要的代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文化艺术的主题。国家推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是城市文化的新发展,对每个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艺术角度讲,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其实质就是保护城市建设文化艺术。

 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从1982年以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标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始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际和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是体现城市特色最佳途径,低成本、高产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急迫任务,是城市建设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这是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在城市建设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有的城市资源得不到利用,有的是资源紧缺欲求不得。在资源的利用方面缺乏灵活有效的机制,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眼前资源消费多,对长远资源投入少。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战略应该是继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拓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文化艺术作用,尊重现实、面向未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文化艺术。

 怎样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建设生态、环保,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社会各界团结起来,唤起人们对城市建设文化艺术工作的重视,通过科学的研究,深入的探讨,构筑建设文化艺术体系,大胆创新,形成系统理论工程,以新的声音、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观点,突破传统制约,坚定不移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文化艺术理论系统工程的顺利完成,不断提升城乡建设文化艺术水平,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010年6月25日